•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吉林地区

长春市加快供暖体制改革 今后“冬关”更难闯

时间:2005-4-25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内容摘要:    据新华网援引长春日报报道,一个“最为严峻”、“最令人担忧”的采暖期,在气温忽高忽低的春季结束了。长春市房地局主管供热工作的副局长刘东伟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其实,变幻莫测的市场对长春供暖的考验,在这个采暖期才刚刚开始。如果不加快推进供暖体制改革,长春今后的‘冬关’将更加难闯。”13日,在接受采访时,刘东伟道出了内心的不安。   挺过大考   2004年至2005年的这个...

  
   据新华网援引长春日报报道,一个“最为严峻”、“最令人担忧”的采暖期,在气温忽高忽低的春季结束了。长春市房地局主管供热工作的副局长刘东伟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其实,变幻莫测的市场对长春供暖的考验,在这个采暖期才刚刚开始。如果不加快推进供暖体制改革,长春今后的‘冬关’将更加难闯。”13日,在接受采访时,刘东伟道出了内心的不安。

  挺过大考

  2004年至2005年的这个采暖期,长春不但与所有北方城市一样承受着持续低温和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压力,还要面对供热标准提高的挑战。同样是167天的供暖期,对于供热企业却显得格外漫长,自始至终他们都在筹措资金,抢购煤炭。而这期间,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和长春市供热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则始终在供热企业和热用户之间,解决、协调着各种难题和矛盾。在春节前后那段最冷的日子里,有几家规模较小的供热企业“实在挺不住了”,导致19处5000多热用户遭到弃管。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证了这些家庭的供暖。长春,在供热史上困难最为集中的这个采暖期,保持供热局势基本稳定,着实不易。

  企业的脆弱

  长春市房屋供暖总公司副经理蒋忠义告诉记者,这个采暖期,他们一共用了18万吨煤,由于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成本就高达1100余万元,加上拆除130余个小锅炉房实行联片供热而投入的2000余万元,已经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收上来的热费也只是杯水车薪。对于供热企业,还有比资金短缺更难办的事,比如供热区域内管网普遍面临改造和维修,但由于房屋产权极其复杂,费用没人出,只能哪漏堵哪。还有分户改造后,按现行规定,要求停供的热用户,不用交一分钱热费,但供暖成本除了煤、电、水等可变成本外,还包括35%左右的设备折旧及日常管理费用等固定成本,即使一些热用户没有用热,这些成本照样要发生。

  记者还了解到,承担着我市近30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三大主力供热企业,目前外欠购煤、水、电费以及银行贷款和购置设备款累计已超过10亿元。虽然,近年来热费的收缴率在逐年提高,但也只是年收年用,难还外债。本采暖期,全市用煤总量达436万吨,全行业因煤价上涨而多支付的资金高达4亿元,加上多年累积的陈欠热费6亿元,无疑将所有供热企业都推到了生存危机的边缘。此番供热大考,仿佛在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如此脆弱的供热企业很难应对市场之变。

  保障的缺欠

  据了解,我市城区供热面积为7500万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供热1500万平方米,其余均为锅炉供热,有单台吨位10吨以上的锅炉房122座,20吨以上的52座,10吨以下的分散锅炉房2474座,有经营性供热企业155家,自行供热的企业事业单位1094家。从这组数字中不难看出,我市的供热行业还处于企业数量多、锅炉房数量多的状态。刘东伟分析说,这“两多”势必引起地上热源网点的无序争夺和地下管网无序铺设的低水平竞争,从而使得一些热用户舍近求远地采用热源,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此外,在全市总长度为2100公里的一、二次供热管网中,铺设超过15年的近50%,这些管网已经严重老化,不但污染环境,还难以保证供热质量。与此同时,一些企事业单位对支付职工的采暖费也感到压力越来越大。而一些自行供热的单位因为没有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维护,只好将锅炉供热的经营权转给经营性供热企业,但因无力负担职工热费,而又将压力转嫁给经营性供热企业。

  陈年老账与新问题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在去年煤炭价格上涨、煤源紧张的背景下,矛盾突然集中显现出来,揭示出长春供热保障体系的缺欠。供热体制的现状已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

  寻求变革

  采暖期刚刚结束,长春市供热管理办公室主任郑海义就忙着汇总和研究本采暖期所遇到的问题,“为谋划全市供热体制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从目前的煤炭供应和价格情况来看,下一个采暖期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多少。对于长春来讲,只有加快大型热源网点的建设,加快推进供热体制改革,才是根本出路。”刘东伟介绍说,在这方面长春已经开始行动了,热电二厂二期改造工程,今年可形成3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到2006年全部达产后可增加782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届时市中心区700余个分散采暖的小锅炉多数将被拆除。热电一厂的二期工程和热电三厂的筹建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热费每平方米23.5元,这一10年前定的价一直执行至今,而这10年间,煤、水、电、运等价格在不断地上涨,企业的经营成本累累增加。因此,调整热费价格已成为供热企业最高的呼声,据刘东伟透露,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省、市政府的注意。同时,以取消福利供热为目标,以热费由“暗补变明补”为核心的热费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也在制定之中。

  据了解,国外与我市同等规模的城市中供暖企业一般不超过3家,而我市有限的市场资源却分散于千余户企业,受规模的局限,经营成本高,盈利能力低。因此,引导现有的供热企业走联合重组之路,尤其借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之机有效整合供热行业的存量资源,形成抗风险能力强的现代化企业,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计量收费,技术改造,特许经营,建立供热保障专项资金……一系列关于供热体制改革的设想正在谋划之中。
 

相关评论

中国供热信息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供暖锅炉采暖设备供热节能换热机组,地热采暖项目供热计量系统软件热量表厂家供暖协会行业商机平台

投资合作,Copyright © 2004-2019,版权说明, 辽ICP备110084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