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热系统技术专题
论文资料 > 分户计量
+

供热计量收费效果难言,供热技术发展走向何方?

2019-5-24   作者:热力新兵   来源:网上转载    

供热产品供暖设备手机网站
区域供热会议供暖行业技术资格证书培训
近期在采访中获悉,当前在我国冬季过量供热仍是常态,这在东北地区尤其突出,采暖季集中供热民用建筑室温甚至达到26摄氏度以上,远高于供热行业普遍认定的22摄氏度左右的舒适室温。换言之,目前冬季取暖季因过量供热导致的能源浪费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在此背景下,以热计量收费为主要抓手的供热节能潜力巨大。

然而事实上,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我国供热计量改革实质推进已有10余年,虽然所取成绩可圈可点,却也并未如预想中那样得以施展拳脚,供热行业节能成效似乎还有待验证。纵观我国供热计量改革与热计量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存在哪些瓶颈,接下来又该如何解“困”?供热技术的发展将走向何方?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展开了一系列调研采访。
 
按需供热,以市场化助推建筑节能?

热计量的核心思想是按需供热、计热收费。“作为热改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进行供热计量按户收费,一方面可促进用户参与主动调节、按需用热,减少‘过量供热’所增加的采暖能耗;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供热计量收费政策,也可使耗热量低的建筑能够在节能过程中获得经济回报,从而能够使‘建筑保温’等节能改造工作在市场机制下得到更好推进。”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系博士罗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记者了解到,我国于1996年就开始规划建筑节能和热计量供热改革工作。2003年,住建部(原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热改,推动热计量改革——实现采暖收费逐步由“按面积计向按用热量分户计量”转变。

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明确要求,到“十一五”末,要“推动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2008年4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又将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电收费纳入法律体系。之后到目前,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近20项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指导意见,推动热计量改革与发展掀起高潮。

事实上,我国不仅超额完成了“十一五”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目标,iheating且从住建部官方公开数据看,到2013年,我国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实现供热计量收费的面积已进一步飙升至超过9.9亿平方米,与此同时出台供热计量收费政策的地级以上城市占到北方采暖城市总量的约95%,近乎实现区域全覆盖。

“截至目前,我国北方采暖城市已经全面推行了热计量表的安装,特别是新建建筑热计量表安装比例达到80—90%。近些年,热计量表以每年200万—300万台的安装量递增,目前全国安装量累计已超过2500万台。”中国计量协会热量表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付涛对记者说。


从近10余年的实践看,在国家政策强力支持下,随着理念认识的逐步提升,目前我国供热计量技术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热量表制造,向与热力公司合作,开展包括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供热管理与维护,以及热费收缴在内的供热系统工程过渡。“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出现基于热计量或者供热企业原有业务做能源服务的公司,代表了热计量仪表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树铎说。
供热计量收费现状效果如何-热计量仪表技术 中国供热信息网 http://www.china-heating.com/
供热计量投资巨大,成效欠佳!

然而与此同时,尽管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且大势难以扭转,但供热计量实施效果却显尴尬,近此年,以实现供热节能为目标的热计量收费难以抑制地陷入“冷场”,社会上甚至已出现对热计量改革的质疑声音。

据有关机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真正开展热计量收费的采暖面积仅约占安装总面积的10—20%,换言之,现有已安装的2500余万台热计量表中,真正在用的也只有约10—20%。与之相对应的是,根据测算,我国已有上百亿投资用于热表。大量热表装而不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预期中的供热节能成效亦大打折扣,亟待引起重视。


“我们发现至今极少有地方能够真正按照最初设计的热改方案进行计量和收费改革,也并没有真正实现预期中的节能目的。”有业内专家总结指出。

据记者了解,随着我国热计量改革快速推进,缺乏系统设计的经验和一些急功近利的户用热量表企业爆炸式发展,相关产品鱼龙混杂,造成问题百出。作为实施供热计量改革的基本部件和关键设备,热量表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长期有效使用,已成为热力公司的不可承受之重。


“一块热表只使用约5年即需要更换新表,而新表市场价高达500—600元,这部分费用往往是用户不愿意出,热力公司又出不起,使得热计量推广陷入阶段性尴尬境地。”有南方地区热力公司负责人直言。
业内专家同时指出,热计量推广虽然已超过10年之久,但企业却极少有保存多年完整的计量数据,甚至还出现了热计量表出租应付检查的荒谬现象。其它应运而生的分户热计量方式,虽然发展迅速,但效果也并不理想。

热计量收费出现的问题原因何在?


业内剑指当前各地热计量收费政策的缺乏科学合理。


热价过低难以实现真正节能,过高又无法保障“公平性”,如若按热量计费额度高于按面积计费,用户缴费无疑缺乏积极性。事实上,目前各地只对新建节能建筑或经节能改造的建筑进行热量计费,且普遍施行按面积预收费且“多退少不补”的收费政策,当预收费高于热量计费时,最终按热计量核定实际缴纳热费,多出部分需退还用户。反之预收费低于热量计费时,用户无须补交热费。

“也就是说在热计量收费模式下,用户所交热费一定是不会高于某个额度。对企业而言,
中国供热信息网 http://www.china-heating.com/
中国供热信息网 http://www.china-heating.com/
供热项目投资融资平台
供热设备热力工程推广媒体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智慧供热,地热供暖,©2004-2020辽ICP备11008400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